这个夏天,好像全世界都在催着你笑。
电影院里,五花八门的喜剧、爱情片,变着法儿地想把你逗乐。我们走进那个黑暗的房间,不就是为了买两个小时的轻松,做一场不用负责任的梦吗?
可偏偏,有部电影不想让你笑。
它叫《731》。
海报是黑白的,主演名单上没有一个能让粉丝尖叫的流量明星。它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里,像一块又冷又硬的石头,跟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。
很多人都在躲着它。
“太沉重了,大夏天的,干嘛给自己找不痛快?”
“我们是来放松的,不是来上历史课的。”
片方没怎么辩解,就说了一句话。
展开剩余83%“因为遗忘,才是真正的背叛。”
一句话,像一根针,扎得人心口发麻。
我们总觉得自己知道731是什么。
课本上那几个字,细菌战,人体实验。冷冰冰的,像医学名词。我们背过,考过,然后就放在那儿了。
但那不是名词。那是地狱。是真实发生在人间,却比任何恐怖片都更像地狱的地方。
电影《731》,就是要把那层盖在伤口上的纱布,狠狠撕开。
它没有卖弄血腥,没有靠一惊一乍的镜头吓唬你。它就是冷静,冷静到近乎残忍地,把那些史料一帧一帧地复原。
被叫做“马路大”(日语“原木”的意思)的活人,就那么被绑在手术台上解剖。冬天,零下几十度的哈尔滨,把人的胳膊浇上水,冻成冰坨,再用锤子敲碎,观察怎么坏死。还有那些孩子,被注射了病毒,在痛苦里一点点没了呼吸……
这些,都不是编的。
每一个让你无法呼吸的画面,背后都是幸存者的口述,是如山的铁证。
看这部电影,你不会觉得“燃”,不会觉得“爽”。它抽走了所有主旋律电影里常见的英雄神话和逆天翻盘。它逼着你去看,去看那些普通人,是怎么在绝境里被碾成粉末的。
它在告诉你,战争,从来就不是什么传奇故事。
战争,就是灾难。
而在这场灾难里,姜武和王志文那样的演员,就成了历史的承重墙。
说真的,我们看了太多磨皮磨到看不见毛孔的脸了。
看惯了靠人设和粉丝撑起来的所谓“演技”。
但在《731》里,你找不到一张“好看”的脸。
姜武,王志文。这两个名字往那一放,心里就踏实了。他们不需要吼,不需要夸张的动作。姜武演的那个人,被现实压得快喘不过气,可眼神里偶尔闪过的一点不忍,那点没被磨灭干净的人性,让你觉得,他就是从那个时代活过来的人。
王志文演的那个日本军官,他的坏,不是脸谱化的。他戴着眼镜,斯斯文文,杀人就像在做一道数学题,冷静,精准,有条不紊。这种“文明”的恶,比那些张牙舞爪的坏蛋,要可怕一百倍。
这才是演员。
真正的演员,是敢把自己摔碎的。是敢把自己那张被粉丝捧着的脸,弄得满是泥土和伤痕,去贴近一段真实的历史。他们不是来演戏的,他们是来“作证”的。
这份对历史的敬畏,那些流量明星们,真该来电影院好好学学。
我们为什么要看这样一部“不合时宜”的电影?
就在我们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,吹着空调,喝着可乐,讨论着剧情的时候,就在这个瞬间,地球的另一边,有些日本政客,还在理直气壮地否认南京大屠杀,否认731部队的存在。
他们在修改教科书。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,活在一个干净、美好、没有罪行的历史里。
你看到了吗?
我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去看这段历史,人家已经快要把历史给抹掉了。
这时候,《731》的出现,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。
它是一声警报。
它在用最直接的方式,对抗着那种想要篡改历史的企图。它在告诉全世界,也提醒我们自己:
历史就在那儿。血淋淋的,不容否认。
我们去看它,不是为了记住仇恨。我们记住痛苦,是为了更明白和平有多珍贵。是为了让我们,和我们的孩子,永远都不要忘记,我们今天脚下这片安宁的土地,是用怎样的代价换来的。
这个夏天,你可以去看一百场让你开心的电影。
但请你,留两个小时给《73-1》。
它会让你难受,会让你压抑,甚至会让你哭。
但当你走出影院,重新看到阳光的时候,你会觉得,那阳光,好像跟以前,不太一样了。
别怕疼。
有些伤疤,就该让它疼着。
因为忘了,比疼,更可怕。
发布于:湖北省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